- A+
春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,春节前,在外打工的游子一路挤火车,坐飞机,跋山涉水只为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家中,与老人和孩子团聚,吃上大年三十的团圆饭,一切的辛苦都值了,全家人都笑了。
春节后,却又要纷纷离开家门,告别亲人,重新远游,又要去为一家的生活而奔波忙碌,拼命挣扎。这个时候,却又成了全家人最不愿意面对的时刻,尤其是那些又要和父母分开的孩子,那些留守儿童。.
不想看见孩子的眼泪,不忍听见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,父母对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你去收拾自己的衣服鞋子和行李,收拾好了,爸爸妈妈带你一起走。但当孩子收拾好了,转头回来,父母却早已远去。
留给幼小的孩子的只有悲伤无助和嚎啕大哭,并期盼着奇迹出现,希望爸爸妈妈能回头来接自己。但这根本就是白日做梦。有一个妈妈说得好:“孩子对不起,放下工作养不起你,拿起工作陪不了你,这是中国的现状,产业布局跟人口布局规划矛盾!”
面对留守儿童,有人质疑,为什么让孩子那么可怜?为什么父母不能留下一个人陪伴孩子,一个人出去打工?
可是,常言说,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,如果人生可以选择,哪个人喜欢背井离乡?又有谁喜欢四处奔波?哪个父母不爱孩子?父母在转身离去的那一刻,心中又有多少不舍?谁的心不像被挖了一样疼?
古语说,对于报效国家和孝顺父母,忠孝不能两全,而对于现代人来说,对于照顾孩子和老人,挣钱与陪伴也不能两全。这是一种挣扎着的生存,更是一种拼搏着的生活。留守儿童的父母,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群体,而不应该被指责为什么不能给孩子足够的陪伴?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人人有本难念的经,我们不是他们,又怎么能够理解他们的辛酸与无奈!
当然,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,会造成心理上安全感的缺失,性格上容易出现敏感多疑,自卑懦弱特点,再加上父母疏于管教,有的孩子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厌学逃学,违反学校纪律,容易冲动易怒,甚至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。
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,也有一部分的留守儿童坚强乐观,懂事体贴,苦中作乐,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日子中,依旧能够,时刻保持坚强与勇敢,脸上永远带着微笑。他们长大以后,比普通孩子的适应能力更强,也更容易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,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现在可喜的,已经长大的曾经的留守儿童的一代人,已经开始意识到父母对孩子陪伴的重要性,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在开始身体力行地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,无论生活多么艰难,也要努力给到孩子最多的陪伴。我们的社会和一些公益团体和爱心人士,也在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那些留守儿童。
也衷心希望随着我们的制度越来越完善,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,留守儿童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爱,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少,直到“留守儿童”这个词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有一位网友说得好:
可以工作的地方找不到家,家所在的地方却找不到工作。他乡容纳不了灵魂,故乡安置不下肉身。在那个叫做家的地方,却无法找到养家糊口的路,找到了养家糊口之路的地方,却又安不下家,从此便有了漂泊、有了远方,还有了乡愁.....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
支付宝扫一扫赞助
微信钱包扫描赞助
赏